泉州:非遗“静奢”之城邀您沉浸式体验
日前,《上城士》杂志把泉州称为非遗中的“静奢”之城,其底蕴深厚的非遗“财富”藏在条条市井小巷中,藏在古厝屋檐下。“静奢”是2023年在时尚圈中兴起的一股穿衣潮流,可被解读为“低调的奢华”——不必大张旗鼓地展示财富实力,而是将其藏于生活的质感和细节之中。若把城市比拟成人,泉州的“静奢”格调实至名归,城市的底气是坐拥6项世界级非遗、36项国家级非遗和128项省级非遗。那么,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来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开启泉州旅游的另一番独特方式吧。
“泉州拥有6项世界级非遗、36项国家级非遗和128项省级非遗,这份成绩单彰显了泉州这一非遗‘优等生’,值得一看。”“海丝泉州推荐官”颜静怡常常向游客们这样介绍泉州。
在小红书上,“泉州非遗”关键字笔记超过2万+,在泉州,不能错过一些重要的非遗体验馆,如南音、木偶头雕刻、拍胸舞等。这些非遗项目都是泉州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网友鲍辰玥在游记里写道:“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段辉煌的历史至今感召着泉州人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热爱、保护和传承他们的文化遗产。我想,这或许就是泉州之所以成为“你一生至少要来一次的地方”的原因之一。所以来泉州,一定要逛一回博物馆,戴一次簪花,看一场木偶戏,让此行变得圆满。
无论是来过泉州的游客,还是期待来泉州的游客,沉浸式体验泉州非遗,都成为他们旅途的必备选项。3月15日中午,适逢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成立40周年暨第13届考古文化月系列活动开启之际,泉州市文旅局组织泉州非遗推介小分队走进北京大学校园,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家园食堂、未名湖畔三个地点逐一展示充满泉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师生呈现了一场来自“世遗之城”的非遗盛宴。南少林武术、南音、提线木偶、掌中木偶、蟳埔女簪花围、惠安女服饰等精妙绝伦的非遗项目展演,不仅在校园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也宣传推介了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表示:“近距离感受到泉州非遗的独特魅力,更期待到泉州开启非遗之旅。”
如果你来泉州,要制定非遗旅游路线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入手,感受顶级的文化盛宴考古茶社最新地址。
择一处古厝,听一曲南音。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南音是中原雅乐遗韵,集萃闽南曲艺精华。它由“指”“谱”“曲”组成,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乐器伴奏,用泉州方言古语演唱,清丽委婉,曲调优美。来泉州,有不少地方可以感受南音的浪漫,品一杯香茗,品味这一“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红砖墙,燕尾脊,来看闽南古厝。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源自泉州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而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常见于“皇宫起”大厝、“手巾寮”等。鲤城区杨阿苗民居、南安蔡氏古民居、惠安传统“皇宫起”大厝规制严谨,精工巧饰,其中轴对称、光厅暗房、主次尚礼等特点皆体现了闽南建筑文化。值得你漫步其中,读懂深厚内涵。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福船建造最为关键之处,即采用隔舱板将船舱分成互不透水的不同舱区,确保船在受损时仍能保持浮力,极大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如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
此项技术至今在晋江、泉港世代沿袭,且技艺体系完整、传承谱系健全,而“黑舶五青案”船型则是泉港区水密隔舱福船典型代表。水密隔舱技术的发明为宋元时期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发挥了积极作用。参观福船,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宋元泉州”当年的盛景。
千丝万缕手上牵,木偶嘉礼久流传。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源起可追溯至唐末,明清时已班社林立,并在千余年的传承里,积累了700余出传统剧目和300余支传统曲牌唱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的操线功夫和完备的演出规制,极富感染力和地方特色。
“送王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泉郡富美宫“送王船”民俗久负盛名。一艘长六七米的木帆船,船帆上挂着一个个写着全国各个省份的红灯笼,船上及四周放有羊、公鸡、猪、鸭,还放置米、油、蔬菜、水等各式各样的日常生活用品。王船送至滩涂,随后在岸上群众的凝视中,被点燃的纸钱引燃。瞬时,火光映照海面。在燃烧的火焰中,人们大声呐喊,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和吉祥。
一千多年前,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被人类发现。茶,从此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安溪更是流传着“苏龙创艺”“观音托梦”和“乾隆赐名”等一组传奇故事,氤氲出一方多姿多彩的茶文化。“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习俗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除了6项世界级非遗,泉州的非遗如繁星闪烁,还有36项国家级非遗和128项省级非遗,如果要深入了解非遗,那么必去的一个地方是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里展示了泉州各式各样的非遗项目,非遗馆新开放的新型文化空间,将举办系列非遗人才沙龙分享会,让公众与传承人深入互动交流。海丝小艺苑定期展演泉州南音、高甲戏、提线木偶戏、拍胸舞。周末非遗培训活动,组织泉州刻纸、泉州花灯、永春香、妆糕人、漆线雕、珠绣、木偶头雕刻、金苍绣、彩扎等项目的非遗传承人,通过现场教授的方式,让游客体验非遗制作技艺;暑期还有公益培训班,包含南音、木偶戏表演等非遗项目。据泉州艺术馆副馆长庄建萍介绍,入馆参观需要实名制预约,非遗体验无需预约。
非遗公益展演、非遗研学营、非遗市集、非遗快闪、非遗文创沙龙、非遗小吃展销活动……在泉州,各个县(市、区)也依托各自的非遗资源,策划组织各类非遗相关活动,让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走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近距离欣赏、体验、感受。据泉州市文旅局非遗科科长陈少波介绍,丰富多彩的各类非遗相关活动在假期常常轮番登场,活动安排可关注市、县(区)两级文旅部门微信公众号,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门票 免费(需提前通过“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预约)